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成效 >> 部分高校经验介绍 >> 正文

不忘初心向基层 助推教师能力升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国培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总结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79年1月,是一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和广西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全区共设立有16所市级和行业电大分校、近百个工作站和教学点,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区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学校拥有两个校区——东宝校区和五象校区,分别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东宝路和邕宁区龙岗片区龙祥路。学校不断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有满足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需求的各类实验实训室、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及在线学习、社区教育、创新创业等多种网络平台,同时是广西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广西教师教育培育基地和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西中心、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等机构的所在地。学校积极服务我区全民终身学习,在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下成立广西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广西社区教育网(桂知网)、广西社区教育资源库和一批社区教育线下实践基地,初步构建广西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将优质社区教育资源输送到全区各地,为推动广西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国培十年”项目实施概况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在“国培计划”实施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承办了2015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项目、2018年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新周期基线调研培训项目、2019年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各项培训、2019国培(第二批)中西部项目——未来教育引领团队研。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建立专门机构,发挥电大优势。

       在每个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校级领导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指导培训工作的开展,并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如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等机构来负责全程的工作,充分发挥电大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技术上的优势,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比如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于2018年组建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从2018年5月开始,对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基线展开调研,通过深度调研及分析,确立我区能力提升工程2.0周期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任务,制定三年规划。

(二)积极配合教育厅,健全管理机制。

2019年广西教育厅正式下文《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调整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管理机构及成员名单的通知》(桂教办〔2019〕271号),将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执行办公室设置在我校,由学校专职具体负责与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的管理工作。随后,组织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专家研讨会。引领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的决策部署,各位专家从能力提升工程涉及的教科研、训、电教部门和各地市的视角出发,按照我区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情况,制定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桂教规范〔2019〕14号),并于2019年7月下发至各市县教育局。

三、工作亮点及特色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为推动广西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参与制定及实施了2.0项目组织管理、支持服务的具体工作。

      (一)全面布局,明确能力提升工程全区实施思路。

制定了能力提升工程2.0的七大产出。(即:“产出1”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提供学习机会,以构建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为核心,制定和实施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产出2”为教师提供规定学时的培训,以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得到常态化普及。“产出3”培训市级培训团队,完成支持服务体系功能的创新性升级改造。“产出4”开发培训资源,构建新型资源遴选、建设、评价机制。“产出5”构建以应用成果为导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起以校为单位的常态化监测机制。“产出6”工程进展与成效得到有效监测和评估。“产出7”形成基于工程实施进展和成果地方政策,以惠及所有教师及学生的发展。)

      (二)推动三支团队建设,保障能力提升工程2.0驱动力。

1.构建项目管理团队,确保三级管理团队管理执行一条线。一是集中精锐,完成自治区领导小组及执行办公室人员安排与调配。二是7月18日-20日,通过举办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会和管理者高级研修班,解读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培训机制,确保全区各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能力提升工程主管部门负责人对能力提升工程2.0有深入了解,明确责任。三是组织研训学习与交流。分别于10月9日-10月13日举办市县管理者研修班,10月19日至10月25日举办能力提升工程吉林高级研修班。通过区外学习先进与区内研讨交流,提高自治区、市、县负责人项目管理水平和试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

2.建设各级培训团队,培育各级培训力量。一是制定下发培训团队遴选标准,选拔充实自治区培训团队,指导各市、县组建本级培训团队。二是组织举办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市级培训团队研修班,集中培训126名市级培训团队成员,提高市级培训团队的培训指导能力。

3.推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指导试点校构建管理模式。针对遴选出来的全区110所试点学校,要求指导组建管理团队每校均安排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3-5人。按学段分四期对试点校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进行,一共培训329人。

      (三)整校推进教师培训,打造能力提升工程2.0成功示范。

1.遴选建设试点学校。依照教育部“两个全覆盖”的原则,按照以校为本、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分层分类的思路,宏观上,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按比例在全区遴选110所中小学试点学校,范围覆盖全区14个市,并基于试点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梳理出多媒体环境、混合学习、智慧学习三种技术环境。

2.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研修与指导。一是组织各试点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开展岗位实践,指导其完善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逐项推进教师研修。二是开展试点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文本指导与修订工作。一方面组织35位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文本修订与指导人员采用现场交流和线上交流两种方式对110所中小学试点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文本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将指导试点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文本修订工作,作为市级培训团队研修班学习任务之一,研用结合,促进试点学校与培训团队二者共同提升。

3.推进试点学校教师研训。一是组织培训试点学校骨干教师323人次。根据各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目标,分类开展各种技术环境条件的课堂融合创新应用培训,学员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点和测评要求,学会制定符合学校目标的个人信息技术素养及能力提升研修方案。二是举办广西2019年中小学“国培计划”自治区统筹项目—未来教育引领团队研修班,培训150人次。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团队,以现场示范、导师引导、实践跟进的方式,提升领航学校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四)建设平台整合资源,提供能力提升工程2.0硬件支撑。

1.做好能力提升工程优质资源遴选建设机制调研工作。一是从区内对比来看,外能力提升工程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系列调研。二是从全区层面来看,对广西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面向微能力提升的资源需求、面向微能力提升的典型资源现状等进行调研。三是从学校层面来看,调研各典型学校优质资源建设情况和各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学习资源平台。

2.组织专家分析调研结果,提交调研报告。组织资源建设专家团队,研讨能力提升工程“自主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制定了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自主学习资源平台功能需求建议书。

3.做好平台运维工作,保障能力提升工程2.0线上正常运行。一方面,完成“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及业务运维工作,提升平台易用性,保障自治区培训项目的管理与实施。另一方面,12月9日完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及培训工作,共培训市县教育局系统管理人员212人。

在开展“国培计划”项目培训过程中,我校依托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注重教育技术的引领,通过国培计划的实施,打造本地骨干培训者和项目示范校,构建示范带动辐射体系,为我区中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策划 2020年8月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1070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