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成效 >> 自治区及各市经验介绍 >> 正文

国培春风吹老区,百色教师齐进步

——百色市“国培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总结

十年来,百色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手规划市本级的培训,启动实施百色市“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推进具有本土特色的培训项目,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提升百色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基本情况

2010-2019年国培十年间,我市组织培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教师和管理者参加国培项目人数68565人次,投入国培市本级专项经费4925.85万元, 2010年开始每年设计市级培训项目规划,市财政预算教师干部培训专项经费,运用国培项目带动市本级项目。2015年起,自治区下移部分国培经费和自治区培训经费到地市,我们根据本地培训需要,自行规划培训项目组织培训,市财政了也加大教师干部培训经费的投入,构建了国培-区培-市培-县区-校本培训五级联动的培训机制,促使培训工作逐步走向了规模化、系列化、科学化,培训经费、培训质量逐年提高,极大地促进教师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2010-2019年参训人数和经费投入情况表

年份

参训人数

(单位:人)

经费投入

(单位:万元)

2010

3612

160

2011

7738

290

2012

6056

280

2013

6712

280

2014

9252

320

2015

6942

495

2016

7539

566.4

2017

11533

740

2018

6492

890

2019

2689

904.45

合计

68565

4925.85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分层分类,遵循成长规律系统设计项目。

教师培训按照“分层分类”原则进行项目设计。 分层为“三端”,即:“高端”、“中端”、“低端”。“高端”主要对象为名师、名校长及培训团队,培训注重思想、理念及创新方式方法的培养与提升;“中端”主要对象为优秀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校级中层管理者等,培训重视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促均衡;“低端”主要对象是新入职教师、新入职班主任、乡村中小学学科教师等,培训注重实际操作,尤其是注重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技能和对学生的管理能力。采用周期性的培养方式,按照递进方式,每年确定相应的培训目标。

高度重视,成立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国培区培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统筹协调,每一年都召开专项班子会,研究当年培训规划,有重点、分难点,有长远规划又作临时安排,有高端培训规划,也有全员培训指导。每年深入县区学校联合开展教师教育培训调查研究工作,以“分层分类施训”和实现国培区培和市级培训相互衔接和互为补充为指导和依据,以教育领导干部、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学科骨干培训以及农村教师培训为培训工作常态总体规划,强化教师培训的实践导向、能力本位,把国培区培和市级培训统一考虑,具体培训项目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人员涉及领导干部、学校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一线教师各个层面。围绕校长、教师、党政管理干部三类培训主体,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四个类别开展培训。

(二)启动实施“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

为做好百色市中小学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20194月,我局出台了《百色市中小学“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开始着手规划具体培养工作。利用瑶集团捐赠,由上海师范大学进行导师型专业化培养100名名校长、200名名班主任、300名名教师。充分的发挥这些名师作用,实施教师队伍内部名师人才的“传,,带”辐射作用,计划5年内培养100名专家型校长、1000名名班主任、10000名优秀骨干教师,带动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公开招标,规范遴选培训机构。

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以及百色市培训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在市财政局的指导下,认真按照招投标规定,所有培训项目都要规范程序,。遴选培训机构时,首先做好方案,通过局党组集中讨论通过后组织遴选,规划支付培训经费1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遴选培训机构。项目的邀标和招标按照“制定计划→党组讨论→信息发布→投标(项目申报)→评标(方案评审) →定标”的规范流程来组织,尽可能遴选质量高、责任强、信誉好的培训机构承担我市培训项目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培训质量

加强管理,提升效能。

1.建立培训实施台账。为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师培训项目的执行效率,我们建立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推进表,落实时间、地点、人员,时时跟踪落实培训工作,使培训推进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

2.及时公布培训信息。认真做好培训安排规划,及时转发国培相关文件,及时发布培训相关信息,并在百色市培训管理qq群、微信群上发布,提前正式下发培训文件,及时组织参训人员并建立管理群,让参训人员提前与培训管理人员、培训机构人员做好联系,互通信息,更好地做好培训前期调研和准备。

3.强化培训全程监控。国培百色市统筹项目的实施中,我们采用互联网+模式,建立市级管理人员+领队+班主任+班委协同管理的模式,制定《班委工作职责》,以班为单位建立班级培训工作群,市级管理人员、领队、班主任、班委建立管理微信群、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微信群众,采用现场签到、小组点名,市级管理人员随时视频检查等形式,执行培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考勤制度,加强对培训的过程监督管理。

4.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我们每年都印发了培训工作要点,认真执行《百色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百色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百色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百色市中小学(幼儿园)名校长(园长)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助推培训的规范组织和实施落实。

5.严格学分登记管理。一是加强学分审核,在专题培训中,我们都按照学分管理办法审核、发放继续教育学分,按照专题培训、专题主讲、学历提升、技能培训、任职培训、企业实践等6个方面审核集中培训,确保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指标任务完成。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学分年度考评。我们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职能性指标绩效考评范围,从学分管理、培训任务、上岗培训和校本培训等方面考评各单位完成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推进。

6.强化培训绩效。采取实地调研、网络监测、学员评估等方式,做到对培训机构与项目县的指导、检查、评估的全覆盖,督促项目县落实本地教师发展主体责任,增强培训项目落地见效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加强学员选派管理,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发挥培训任务承担的主体责任,把培训项目实施纳入工作重点,应用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加强学员安全教育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方式,改善培训条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效益。

三、主要亮点及特色

(一)突出管理效能,项目实施控管做到“精、细、实”。

“国(区)培”项目培训工作分别是教育部和财政部、以及自治区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设计的,它是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乡村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达到培训目标要求,精细化、务实化的管理非常重要。我市对教师项目培训的管理做到:一是训前准备充分。每次培训前,我们都要开展学员需求调研。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现场或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培训需求。组织专家和培训团队对培训课程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反复修改。对专家讲议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对学员的吃、住、行及研修场地进行周到安排和布置二是过程监管做到“精、细、实”。每一个培训班,我们都做到7个“有”,即:有开班仪式,有专人全程负责管理,有学员桌卡,有每半天的学员签到,有学员反思美篇,有培训作业,有满意度调查表等,还增加了“有大数据学情定时通报”,有“激励评优”等措施。在各项目培训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领导亲临培训现场,做开班动员讲话,对参训学员提出培训要求和目标。市教师培训专人担任项目培训管理员。不管是作为学员还是带队的教师,时时刻刻不忘自己职责,积极与承办机构沟通协调,全力解决学员思想、生活方面的问题,让学员乐学。每一个培训项目都指派专人负责管理,注重原始资料的收集汇总,使整个项目的操作过程有据可查,便于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细化工作,扎实推进。由于管理到位,提高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积极性。

(二)重视教师培训团队的打造。

我们利用“国培计划”经费设计了极度贫困县(边境县)县级培训者团队和中小学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项目,分别对县级教师培训者进行强化培训,通过集中理论提升、名校跟岗、返岗实践及总结提升等四个阶段的培训和学习,从师德教育、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及培训能力及项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培训,为县级教师培训培养高效的培训团队,使之能够培养更多的兼职教师,化解学科教师紧缺难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他们承担全市教师培训和送教下乡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调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紧紧围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工作和任务科学设计教师培训内容,注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市、县、校三级联动培训体系,分类分层分岗实施培训。

(二)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搭建学习研究和人才成长共同体的高端平台,打造一批名师、名校长队伍。

(三)加强乡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对全市乡村教师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搭建教师网络研修服务平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乡村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四)加强教育管理干部对岗交流、中小学校长跟岗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促进百色市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策划 2020年8月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1070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