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成效 >> 自治区及各市经验介绍 >> 正文

四轮驱动,助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

——贺州市“国培计划”实施十周年工作总结

   在自治区教育厅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市严格按照两部及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各年度全区中小学“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各年读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在项目规划、组织实施、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四个环节持续发力,形成“四轮驱动”合力,助推教师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十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市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教育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秋季学期,我市现有中小学校1063所,其中完小及中心校321所,教学点622个,初中90所,普通高中14所,幼儿园610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园)学生(幼儿)455248人,专任教师26315,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有4218人,小学教师12125人,初中教师6902人,普通高中教师2303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710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57人。

二、做好项目规划与组织实施——前轮驱动抓地有力

       项目规划既要遵循“指南”,又要接地气,符合学校和教师实际;培训内容聚焦教师教学的实际问题,才能有针对性。这样,驱动教师培训的前两轮才能抓地有力。

      (一)项目县(区)安排情况。

我市辖三县两区,其中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国定贫困县,钟山县、八步区、平桂区是省定贫困县(区),至2020年,全市三县两区已全部安排两年以上的“国培计划”项目区县。其中2016年安排八步区和昭平县为项目县,2017年安排平桂区和昭平县为项目县,2018年安排平桂区和钟山县为项目县,2019年我市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十三五”教师培训规划工作安排,确定富川瑶族自治县、县钟山县为2019年国培项目县,对昭平县、八步区、平桂区也安排了项目和培训经费,2020年确定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钟山县为项目县,部分项目培训对象为全市各县(区)教师。

     (二)项目规划情况。

 严格按照两部的通知文件要求和项目实施指南规划项目,如2019年国培计划培训规划14个子项目,其中国培中西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者研修项目3个子项目:八步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管理团队研修、钟山县示范校骨干教师研修、钟山县信息化未来教育引领团队研修);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7个子项目:富川县骨干教师提升培训、钟山县骨干教师提升培训、钟山县青年教师助力培训、昭平县青年教师助力培训、富川县青年教师助力培训、平桂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富川县新教师入职培训;幼儿国培项目4个子项目:钟山县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培训、钟山县民办幼儿园园长规范办园培训项目、富川县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项目、富川县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培训项目。区培计划培训规划3个子项目,包括贺州市高考教学改革高级研修项目、贺州市普通高中管理干部培训项目、贺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培训项目。

2020年《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转发《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指南》等11个文件的通知》和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培训实施指南》等文件出台后,我们对已通过政府采购办审核的项目再次进行调整,项目设计更加科学,培训对象更加精准,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长更加合理,同时减少了区外集中培训的项目,增加了线上培训的项目,使项目规划设计更加符合后疫情时代的要求。

      (三)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招标采购。项目规划通过审核后,制定培训项目政府采购计划指标需求和备案表,通过“政采云”平台提交政府采购办审核,政府采购办审核通过后,移交指定的招标代理机构——贺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招标文件,按规定时限进行公开招标预公示和招标公告,公告无异议后进行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经过随机从政府招标评委库中抽取的评委评分,以高分者中标的方式,确定中标院校(机构)。确定中标院校(机构)后,中标院校(机构)提供中标通知书和履约保证金凭证,签订采购服务合同,采购方凭发票支付培训项目预付款。双方协商制定培训方案,然后精心组织实施。

2016年安排八步区和昭平县为项目县,投入培训经费185万元,培训人数1700人;2017年安排平桂区和昭平县为项目县,投入培训经费408.1万元,培训人数2524人;2018年安排平桂区和钟山县为项目县,投入培训经费403.948万元,培训人数2636人;2019年我市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十三五”教师培训规划工作安排,确定富川瑶族自治县、县钟山县为2019年国培项目县,对昭平县、八步区、平桂区也安排了项目和培训经费,全市投入培训经费399.779万元,培训人数835人。2020年确定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钟山县为项目县,部分项目培训对象为全市各县(区)教师,共安排培训经费406.886万元,计划培训教师6069人。

我市“区培计划”项目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教师。2019年“区培计划”投入培训经费102万元,培训人数920人;2020年“区培计划”投入培训经费126.82万元,计划培训人数392人。

截止2020年,我市参加自治区统筹实施的示范性培训项目、市级统筹实施的“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各县(区)自行组织实施的培训项目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人数达23200多人。

下面以2019年项目为例,说明“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

      (1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我市国培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子项目培训,分别为富川县骨干教师提升培训、钟山县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培训人数为140人;承担我市幼儿国培项目4个子项目培训,分别为钟山县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培训、钟山县民办幼儿园园长规范办园培训项目、富川县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项目、富川县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培训项目,培训人数为197人;培训内容为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教学反思与教研基础。各项目于当年11月份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2北京教培师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我市国培中西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者培训研修项目3个子项目培训,分别为八步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管理团队研修、钟山县示范校骨干教师研修、钟山县信息化未来教育引领团队研修,培训人数248人;承担我市国培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项目5个子项目培训,分别为钟山县青年教师助力培训、昭平县青年教师助力培训、富川县青年教师助力培训、平桂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富川县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培训人数405人;培训内容为培训者基本素养与组织实施能力、培训设计、实施、评价、研究等内容。各项目于当年11月完成培训任务。

三、抓好项目管理及考核评价——后轮驱动提升动力

项目实施后,要对组织者、授课专家、受训教师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驱动教师培训的后两轮持续给力。

(一)项目实施管理情况。

1.领导重视,有效推进我市“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局党组专题研究了项目的实施工作,成立以市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有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工作督查组,对“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在项目县遴选、资金安排、项目招投标、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上按照“早规划、早部署、早实施”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实施。

二是建立“统筹协调、部门配合、协助推进”工作机制,成立贺州市及项目县区国培、区培项目管理办公室,明确项目县区工作职责,配备专业管理团队,形成由市教育局统筹,县区项目管理办公室管理,研修基地学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项目实施。

2.科学规划,将国培区培项目纳入全市教师培训工作体系。

我局一是借助贺州学院科研力量探索实施多元化、复合型的有效教师培训模式,构建包括“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实施在内的,有贺州市特色的多层级、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共同编制印发了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贺州市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二是市委、市政府将“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市培计划”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指标,确保培训项目有效推进。三是印发《关于明确我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学分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任务和学分登记管理办法。

3.大力推进培训机构建设,搭建自上而下统筹监管,自下而上的培训服务保障。

我市、项目县区都建立了市级、县级教师培训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实现自上而下统筹监管,自下而上培训服务保障。项目县区建立高校、县区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培训机制。一是印发了《关于建立我市中小学教师市级统筹“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实践研修基地的通知》,明确市本级建设有教师培训实践基地27个,其中幼儿园6个、小学8个,初中8个,高中5个,实践基地为“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实施和学员的实践研修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印发了《关于成立贺州市“国培计划”“区培计划”教师培训实施项目专家团队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动态调整了优秀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组建了56名包括自治区特级教师、贺州名师、高校专家教授在内的市级教师培训专家指导团队,为项目推进进行助学工作;三是项目县区按照培训者与本地乡村教师比例、分学科(领域)确定中小学、幼儿园培训项目培训专家,为我市高质量完成“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

4.严格市级统筹项目管理,明确实施步骤,夯实管理流程,确保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一是择优遴选优质培训单位,确保项目培训质量。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采取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形式,于今年6月全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完成项目承办机构的采购任务。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培训资金专款专用。例如2019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市级统筹国培、区培资金共500.28万元,我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及时与承办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及时拨付国培、区培项目资金,截止到目前,我市已按要求完成2019年市级统筹“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资金的拨付工作,拨付率100%

三是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确保按需施训。承办我市市级统筹“国培计划”“区培计划”承办单位先后到项目县(区)进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教师培训真实需求,实现培训课程理念顶层设计、课程框架的搭建,教师实践性指导,培训内容贴近教师教学实际,实现研训合一的课程系统,培训方式突出分层递进和混合式培训。

四是明确项目培训任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我市出台关于做好我市中小学市级统筹“国培计划”和 “区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的文件,对项目县(区)教育局、培训院校(机构)工作,学员教师参训提出明确的工作和学习要求。

五是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项目取得实效。我市一是印发《关于加强我市市级统筹“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培训机构按照既定方案认真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二是严格按照《贺州市“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培训项目质量监控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落实监控责任,明确监控流程,实施过程管理和监控。三是印发《贺州市教师培训项目参训学员管理规定(试行》,规定包括政治纪律、学习纪律、生活纪律等十二项规定,明确学习职责,由培训班的班委会,担负参训学员管理工作,每位学员在训前签订《学习承诺书》和《安全学习承诺书》,加强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异地参训学员购买一份培训期间的短期保险,确保培训项目安全有序实施。四是印发了《贺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对培训专家培训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五是印发《贺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细则(试行)》,监督培训院校(机构)建立健全参训学员训前、训中、训后跟踪指导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全程监管;督促学校支持、帮助参训教师开展校本研修、返岗实践和送教下乡,促进成果转化和共享提升。六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督查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培训质量 。

5.落实教师培训经费,确保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市积极落实教师培训经费,严格按照每位教师5年修满360学时的要求开展好教师培训工作。十三五以来,我市各县(区)抓住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工作契机,市本级和学校落实教师培训经费874万元,县(区)落实公用经费中5%的教师培训经费5045万元,县区落实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教师培训经费4786万元,有效保障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6.加强培训总结,强化学习成果转化。

为加强我市“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训后的成果转化工作,我局制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市级统筹“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项目县区、项目学校、参训学员的学习工作职责,加强培训总结与训后提升工作,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二)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通过考核评价是促进工作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加强对参训教师个人、承担培训项目的院校(机构)的考核评价,很好的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参训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除了考核出勤、作业、测试成绩外,还特别注重个人培训案例和培训心得体会的考评,遴选推荐优秀案例和培训心得体会上传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获得推荐的优秀案例和心得体会可作为发表或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加分,极大地激发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提高培训的质量。对承担培训项目的院校(机构)的考核评价,一是确保中标单位严格按照中标合同的设定条件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通过考核评价的结果对比,促进承担培训项目的院校(机构)开展良性竞争,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三是让承担培训项目的院校(机构)找出差距和不足,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工作创新亮点

(一)创新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十三五”以来,我市初步建立了符合贺州市实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全市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十三五”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以及市、县区教师培训项目等教师培训平台,组织18万多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了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实施“贺州市名师工程”,促进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我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合作,定期举办特级教师、贺州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对全市、县区级骨干名师进行全覆盖的培训,培训人次达到390多人次,不断促进全市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实施“全市中小学校长培养工程”,提升全市校长队伍管理水平。我市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师范院校,在全市范围内遴选80名中小校长,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在全市范围遴选4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全市后备校长高级研修班;每年定期举办全市中小学校长岗位和提高培训班,组织中小学校长进行交递轮训;定期组织全市267个贫困村校长和学科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切实提升我市贫困村校长管理水平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内引外联,推进贺州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一是引智入贺,组建教育顾问团。市委、市政府聘请了包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傅国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国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冯恩洪、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曹保义、山东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等在内的国内基础教育界10位高水平专家,邀请专家顾问团成员到我市开展中国-贺州教育大讲堂,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指导,为我市教育发展出谋献策。目前,“中国—贺州教育大讲堂”已成功邀请10位顾问专家及国内教育教学名师共计60多人先后进行了60多场次专题讲座活动和精品课堂展示,全市共有1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校长参加了专题讲座。

二是结对帮扶,构建教育交流合作新平台,积极对接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我市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合作期3年,合作期间教师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动态培训形式进行,在城区14所中小学建立清华大学伟新教育扶贫远程站,使城区师生可以直接收看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名师实时课堂。邀请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到我市上精品示范课。通过引进清华附小“1+X课程”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方法,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我市先后选派了100多名中小学校长,26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分赴北京市西城区和清华大学附小、湖南省长沙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等国内名校开展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以及观摩学习活动,全方位学习国内名校先进教育理念。

总之,我市的教师培训项目规划既遵循“指南”,又结合实际接地气,实施培训的内容聚焦教师教学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驱动教师培训的前两轮抓地有力,项目实施后,严格监督管理和执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驱动教师培训的后两轮持续给力,形成“四轮驱动”合力,助推教师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策划 2020年8月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1070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