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学员成长案例 >> 正文

“国培引领”促提升,“诊断培训”助发展

钟山县公安镇中心小学 兰松群

常熟理工学院承办的2018年国培计划“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班在钟山县开班,我有幸参加了研修班学习。通过学习,无论是个人的提升还是学校的发展,我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理论知识“有收获”

2019315日至17日,“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第一阶段的学习在钟山县第一中学举行,我现场聆听了五位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和经验介绍。三天的培训内容丰富,注重实效。专家们前卫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也使每位校长深受触动。他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妙语连珠的讲授使我们茅塞顿大开、心悦诚服,特别是领导力提升方面,使我如获珠宝。我觉得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我们作为校长应该要在梳理学校的教学理念、形成学校的课程体系、强化学校特色课程、做好特色教学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培训学习,转变了我的管理思想,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几位教育专家和教授讲的学校的管理、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使我很受启发。

二、专家进校“拨云雾”

2019417日至18日,“送培进校”诊断性培训第二阶段的培训走进我们学校—公安镇中心小学。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校长刘建东、江苏省常熟市颜港小学原校长张学延、广西自治区特级教师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校长肖家慧、江苏省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副校长徐峰四位专家亲临我们学校进行进校“诊断”, 2018年我们学校在钟昌情校长的倡议和指导下,决定在公安镇打造一所特色学校。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在多次酝酿、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反复商榷,最后决定从 “以活求新”、“以研求知”、“以画求美”三大板块进行精心打造。学校抓住这个绝好机会,把学校一年来创建特色学校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在“会诊现场”,我向专家和18位小学校长作了《三管齐下创特色》工作汇报,汇报从组织与重视、落实与成效、问题与愿景三大方面进行展开,分为“以活求新”、“ 以研求知”、“ 以画求美”三大版块进行总结,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和各位校长的一致好评。我们很期望专家把脉问诊,开具良方,提高我们学校办学治校水平。

专家张学延与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他肯定了现有的做法,提出:1.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提炼好的做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2.教科研形式上要探索多样化,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习;3.对教科研方面要分层要求,力求老教师上好,骨干教师引领,年轻教师成熟,在校内设立教学能手或者学科带头人;4.制定骨干教师成长机制,形成奖励条例。

专家刘建东针对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和打造学校特色这两个不同的版块进行了分析,给我们出谋划策,他建议我们能从本土资源,结合学校的现状进行重新定位,找准今后学校的发展方向。

三、实地考察“取真经”

2019916日至922日,我跟随60多名国培学员不远千里,到江苏省常熟市参加广西国培计划---“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第三阶段实地培训考察学习,我们5天时间先后参观了5所名校,听了7场专题报告,现场观摩了5节示范课。到名校参观考察,使我实地领略了名校风采,感受了这些名校在学校发展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显现出的独特魅力和独特做法,解读了他们在办学思想、高效管理、质量提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真切地感受到两个字:高,新。

(一)“高”。

走进江苏名校,这里有一流的专家、一流的设备及一流的管理。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农村小学与他们城市学校的差距,他们不仅仅是校长,还是高水平的名师、专家。

(二)“新”。

1.观念“新”。本次培训的不再是泛泛而谈、空洞说教,更多的是把先进的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告诉了我们新的理念与方法。     

2.形式“新”。本次培训形式新颖、活动丰富:采取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值得推广,每到一个学校,都有专家、特级教师的专场报告,有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有一线骨干教师的课堂展示。

四、诊断培训“促发展”

从江苏学习回来,我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班子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经过班子成员积极讨论与酝酿,结合专家、老师的意见与建议,学校重新把创建特色学校进行了重新定位,不再关门搞“特色”,力求达到“三个明白”:使教职工明白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目标,能够自觉参与;使广大学生明白创建特色学校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成长,能够积极响应;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创建特色学校是提高办学效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形成最大合力。

(一)重新拟定了创办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

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为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形成以特色立校的学校发展态势。特色建设的目标是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与地理优势出发,即我校与远近闻名的百里水墨画廊毗邻,而画廊又以“荷”美吸引无数游客,我们不仅关注物化的“荷”的高洁、清雅、出淤泥而不染等基本特征,更注重“荷”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所体现的新时代“和”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从学校师生发展入手,唱响“和”教育之歌,围绕“和”教育的理念。

(二)重新制定了创办特色学校的总体目标。

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质量优良、人心凝聚、和谐有序、奋发有为的良好教育环境,努力实现“做和乐学子、当和雅教师、创和美校园”目标,让学校成为师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乐园,把我校打造成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学校。

(三)重新挖掘创办特色学校的三大抓手。

特色学校的创建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着眼于学校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社会生存做准备并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我们着重从“培育和乐学子、培养和雅教师、打造和美校园”等三大方面实施与推进。

(四)以活动为平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我们围绕每月的教育主题开展专题活动。如:201910月举行了争做“和雅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述革命红色故事)”演讲比赛;201911月举行“和乐学子唱响新时代,和美校园歌声齐飞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合唱比赛”;201912月举行 “和乐学子,博闻广思——一站到底挑战赛”。并利用学校橱窗展示了《和乐学子展风采,和美校园齐欢腾》、《和雅教师勇担当,凝心聚力促教研》、《和乐学子、和雅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唱响新时代”》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成果。

总之,“送培进校”项目的实施,给我们创建特色学校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为我们学校找到了校本研修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创建特色学校的两年时间内,经过“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我们学校的实践得到了上级领导、各兄弟学校以及老师家长的一致认可,社会反响大,走在了全县镇级学校的前列。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策划 2020年8月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1070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