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学员成长案例 >> 正文

从我的训后实践看培训的有效性

平乐县实验中学 曹健强

我于201111月参加了由广西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 “国培计划2011——广西农村中小学参与式教学校本研修与指导骨干教师培训班”。

通过这次培训,极大提高了作为农村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理论水平,增强了工作信心,确立了工作方向和信念。庆幸得到这么一次蜕变的机会,为妥善存储此次培训活动的收获,现将培训的感受和去年所做的推广工作归纳如下:

一、南宁培训感受

1.此次参与式教学培训与其它任何一次培训活动都有所不同。其它培训多是听报告或观摩课堂。讲得好,就认真听,做笔记;讲不好,学员们就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出去干其它的事情。这次培训则不同:一方面,培训过程设计促进了学员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学员们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地投入情感,认认真真地体会学习,成为培训学习的主体。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次个人发言和一次次小组合作至今难忘,难忘的还有集体备课和亲自上课,课后的量化分析评议让全体学员对教学的改进有了全新的感受。更难忘,离别前的最后一节课,组织者流露出真切的期望,学员们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破冰活动,体育活动和游园活动让学员们从相识走到相知,从相知走到相伴,至今仍通过网络的联系,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这次培训为学员们的工作提供无穷的帮助和力量。

2.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全身心投入,动脑、动口、动手、动情为目的和表现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形式,这对于改善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现象大有好处。当前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的泛滥,比起上个世纪的“张铁生交白卷”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人曾到一中学听课,全班41人,只有3人真正在听课。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全县半数以上的班级英语平均分在三、四十分。当然这里面有教材和体制的原因。但教和学的距离太远,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当中,课堂成为老师的独角戏,这是大多数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的最主要的原因。对于这种厌学现象,课改后许多学校做了改进,老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讲,让学生写,但学生就是讲不起,写不出。于是老师涛声依旧,总不能让课停下来吧!参与式教学对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有独到的研究、长期的实践和切实的方法。作为农村地区,我县急切地需要参与式教学的推广。

3.参与式教学培训给学员提供了一套实用而有层次的课堂观察工具,既有定性的观察事项,又有定量的观测量表。据此,听课教师不仅可以评价一节课对课改理念的实施程度,更可根据时点记录对课堂现象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提出课堂的改进方案。有了这套课堂观测量表,教学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就本专业的课堂进行精细点评,同时也可以恰如其分地对其它学科的课堂进行观察评价。

4.此次培训提供了一套基于课堂观察的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案。对课堂中的设问、任务、活动和作业,都归纳了针对性较强的原则,同时还提供了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易于操作。实践中最易忽略的有两点:一是任务设计要有适当、合理的探究性;二是小组活动必须循序渐进,方能顺畅:明确的问题提出和任务布置→充分的个人独立思考→有序的交流整合→简明的记录呈现。

5.培训提出了导学案的编写功能,规范了导学案的书写形式,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抓手。对于导学案,本人有几点明确的追求:

   (1)导学案=教案+学案+练习册(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

   (2)目标明确:目标数不宜多且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必须理顺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依存关系,才能有明确的导学案的产生。

   (3)学生的原知识是教学的起点。导学案的“导”首先就体现为引导学生对原知识进行检索和激活。

   (4)各个教学目标要有情境化的知能转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设计作为支撑。

   (5)导学案的题目设计体现出的高考和中考意识,直接影响着导学案的质量和课堂实效。

二、对参与式教学的推广工作小结

从南宁培训回来后,本人迫不及待地开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推广工作,得到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培训后的3个月里,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在全县进行参与式教学的通识培训;二是把英语学科的教学特征与参与式教学理论相结合,摸索出一套目标明确,知能转化顺畅,便于操作的高效英语课堂模式,据此准备的一节初二英语课,参加了桂林市2011年优质课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三是组织骨干教师,编写2012年春季学期的导学案,目前初三英语2012年中考复习导学案已经脱稿,共36份,正在印发给全县各个学校推广使用。在做以上三件事情的过程中,本人有几点感触较深:

其一,出乎预料,参与式教学的推广能够充分激发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激情。本人在201112月组织了以 “平乐县高效英语课堂研讨会”为题的参与式教学培训,培训过程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巨大魅力。一开始,主持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组串:“课堂教学竞赛获奖的教师是否就是教学成绩最优秀的教师?为什么?”。以此问题为牵引,展开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和结果呈现,从而把问题引向课堂评价标准和课堂设计原则。整个过程中,教师们保持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积极发言,认真吸收。培训顺畅地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目标。会后本人还建立了全县英语教师的QQ群,通过网络增强交流,互通信息。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发到网上,互相点评,并在点评中学习和领悟参与式教学的精髓。

第二,通过对比一些名校的做法,并结合参与式教学的“前测-后测”范式理论,本人觉得,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导学案应该包括课前预习的内容。因为,如果没有课前对原知识的导练热身,就不利于产生课堂的牵引问题,也就不利于达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的目的。

第三,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只能凭借本人的工作热情和对本学科教师的影响力,所以具体推行参与式教学的步伐难以迈开,就是在本学科范围内的宣传也只能打着高效课堂的旗号。为此,非常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建立挂牌实践基地,成立课题研究组织,以便于更为有效的开展工作,为参与式教学的推广和深入研究获得更多空间,为让农村学校更多的孩子更早地获得优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南宁的培训和上一年度的推广工作,我坚信,参与式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在我县一定会得到推广和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策划 2020年8月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1070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