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培训单位实践案例 >> 正文

IEP“同课异构”为任务驱动的特殊教育

师资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于201751日起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破解特殊教育行业师资培训瓶颈问题,以整体提升广西各特教学校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特殊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夯实培训成效。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聚焦行业焦点,通过内涵提升及模式创新,以IEP“同课异构”为任务驱动,大胆改革以往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教学实践模式,通过与校内多个部门、以及校外康复机构和培智学校等实训基地共同建立了联动机制,从特殊儿童入学评估、IEP制定到课程实施,真正实现了“四个共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方式创新与实践,确保教学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引领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领域的改革与实践。

一、主要做法

(一)以IEP“同课异构”为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模式。

项目以团体IEP教学公开课为任务驱动主线,围绕培训之初明确的完成IEP“同课异构”小组公开课展示的主题任务,通过专家讲座、案例教学等理论学习系统了解IEP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握IEP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和实施策略;通过一线名师现场评估和拟定IEP的示范,学员分组练习和专家现场指导等实践活动,激发学员对完成IEP“同课异构”小组公开课展示主题任务的思考和分析,小组内不断进行团体IEP教学公开课过程中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设计呈现等,完善修正团体IEP教学公开课的教学方案,完成小组赛课的展示,有效提高学员IEP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使特殊学生成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二)以“四个共同”构建研修基地合作机制,充分整合“临床诊断式”培训资源。

项目以“四个共同”为核心的研修基地合作机制,依托研修基地——南宁儿童康复中心围绕“学习对象共同分析、课程方案共同研究、实践课堂共同建设、人力资源共同享有”等“四个共同”构建研修基地合作机制,一是充分整合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资源,与各研修基地共同研究学员需求,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共同组织培训过程。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将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组成培训共同体,使学员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成效明显提高。三是通过理念的输入推动研修基地“原生态”课程包的改革,指导研修基地围绕培训目标,改革原有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三)采用临床诊断式培训方案,建立多部门跨领域合作联动机制,实施双考核评价体系,夯实培训成效。

项目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认真分析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及培训需求,以实践—反思导向为发展路径,一是强调将知识更新型课程转变为智能增强型课程,二是强调成功的模拟或实训的效果。在“医教结合”理念指导下,培训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由培训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拓展到残联、民政、医疗系统等多部门,实现资源整合,创新合作联动机制。主要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实操示范+分组实践操作+效果展示”的培训方法,把理论讲座放置于研修基地现场,授课专家以研修基地为教学案例,将相关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紧密关联,以基地为课堂,通过对学员的问题诊断、实践操作指导,帮助学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实效。

同时本次培训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员评价培训机构模式,培训机构对学员采用了双考核评价体系,除日常的考勤、作业外,增加了对学员的专业知识如IEP知识的考查。培训主体多元化,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综合评价,还有研修基地对学员的表现性评价,进一步巩固夯实培训成效。

二、实施成效

项目采用三维评价法,即规划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考勤记录、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从学员出勤率、课堂讨论参与率、研修日志等作业的完成程度,和实训跟岗过程中IEP研修任务的完成质量,一线导师的跟岗鉴定评价,关注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现场反应、学习情况、行为变化,对学员做出效果判断,评出优秀或鉴定合格。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的改革十分符合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理实结合,所破解的瓶颈问题正是全区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待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继续推进我区的特殊教育职后培训模式改革,引领和指导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全区特教资源的平台引领作用,举办更多的适切性强的专题培训。

三、创新举措

该培训项目设计的培训课程针对性强,以IEP“同课异构”为任务驱动,通过对学员的问题诊断、实践操作指导,帮助学员第一时间将理论转化成实践成果,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实时指导作用;其次,项目以“四个共同”为核心的研修基地合作机制,一是充分整合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资源,与各研修基地共同研究学员需求,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共同组织培训过程。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将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组成培训共同体,使学员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成效明显提高。三是通过理念的输入推动研修基地“原生态”课程包的改革,指导研修基地围绕培训目标,改革原有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四、典型经验

该培训项目的四大经验:一是培训目标准确,针对性强,从根本上解决学员在一线工作中理论到实践的瓶颈问题;二是培训方式灵活,课程设计适切性强,为学员量身定做的课程基于问题、基于现场、基于案例,分析角度全,示范操作规范,实效性强;三是注重操作训练的现场检测,专家分组实时指导和纠错,帮助学员活学活用,少走弯路;四是专家团队结构合理,理论研究透,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引领能力强。

五、推广价值

随着近年全区特殊儿童类型越来越复杂,程度越来越重,个别化教育需求越来越紧迫,个别化教育计划(IEP)逐渐成为了特殊教育教师急需掌握的课堂教学核心能力,该项目的大胆改革与创新有效提升各特教学校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实施能力,并加强了使用个别化教育计划技能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能力,下一步,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将更好地优化该培训项目,充分满足培训学员的两类需求:一是如何梳理、优化自身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知识结构,更好实现专业化发展;二是如何提炼已有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策划 2020年8月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10702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