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阶段教师工作坊“3+2整合众筹”
研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尚睿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问题
在钦州市教育局的鼎力支持下,北京尚睿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实施了钦州市2018年“国培计划”——浦北县、钦北区幼教阶段教师工作坊坊主研修和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根据项目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项目实施,遴选了4位工作坊坊主,建立了4个幼教工作坊。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基于网络的区域与园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主要问题:
1.工作坊坊主:工作坊坊主是个比较新鲜的角色,坊主不但要有专业的指导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坊主们在教学实践方面具备足够的经验,但是工作坊主持能力欠缺。
2.坊员:从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来看,对幼儿最有效的方式——游戏化教学是当前幼儿教师普遍需要提升的能力。
二、理念与问题解决的思路
我们认为成人学习是以经历为基础,以体验和反思为学习方式,不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在项目设计中,突出坊主三次集中期间教练式引领坊主,通过任务使坊主进行线下两次带领坊员研修的实践,使得坊主在实战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这就是“集中面授+网络研修+现场实践相结合的3+2整合众筹”模式的设计依据。

图1 “3+2整合众筹”研修模式
三、案例实践情况
(一)主要做法——“3+2整合众筹”分解说明。
1.“3”——坊主三段集中面授。
在“3+2整合众筹”的总体设计中,阶段1、阶段3、阶段5是工作坊坊主集中面授。坊主集中培训的核心词是“方法”,各阶段坊主集中面授的目标如下:
阶段1:组建培训团队、理解实施方案、明确各角色职责、掌握平台操作、制定工作坊整体研修计划及第一次线下活动计划;
阶段3:总结上阶段研修经验与问题、制定第二次线下活动计划;
阶段5: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提炼模式。
2.“2”—— 坊主带领坊员两段集中面授+网络研修+现场实践。
在“3+2整合众筹”的总体设计中,阶段2、阶段4,是坊主线下实践和坊员线下集中+网络研修,即采取“1+1+1”的坊主线下实践活动,即安排1名专家指导1名坊主开展1个工作坊的培训活动,由专家现场示范引领坊主开展线下实践活动、进行网络研修。坊主带坊员研修的核心词是“经验”,各阶段目标如下:
阶段2:组建坊内研修团队、理解实施方案、掌握平台操作、明确小组研修任务、遴选示范课例以及进行网络研修;
阶段4:打磨优质课例、交流及分享研修经验、汇聚优质成果以及进行网络研修。
3.众筹——鼓励工作坊团队所有成员(坊主和坊员)展示自己、彼此分享、共同进步。
在线上设置与之匹配的分类分阶段的递进式培训课程及工作坊内阶段研修活动作为引领;在线下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边学习、边应用,将所习得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开展工作坊坊主指导下的园本研修活动,完成项目要求的阶段任务,即开发实践成果(包括“我和幼儿共成长”教育故事/揭开环创“美丽”的面纱/游戏观察与评价——发现儿童的力量等)。
(二)项目实施成效。
1.工作坊坊员:游戏化教学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形成了基于幼儿游戏化教学的资源包。通过项目实施,将研修所得应用于幼儿教学实践,优化了基于幼儿游戏化教学难点诊断与解决策略,并在专家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在教学传授的基础上渗透幼儿游戏化教学,并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了本学段的实际教学中,形成了幼儿教学资源包。

图2 坊员教学能力的提升
2.工作坊坊主:基于混合研修的工作坊主持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1)形成一堂示范课或专题讲座。
通过集中、网络课程学习及主持工作坊实践,深入理解了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并能结合自身经验加以转化,形成了一堂基于幼儿游戏化教学的示范课或专题讲座。
(2)组织了一系列混合研修活动。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的研磨、确定、实施和评估,分阶段设计并组织共计13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活动”。
(3)提炼了常态化研修的有效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反思和实践,提炼出了指导幼儿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的有效方法。
(4)提升了开发生成资源的能力。
通过幼教工作坊成果包收集计划的有效执行,提升了项目团队开发、打磨、筛选、汇集生成优质资源的整体能力。

图3 工作坊主持能力的提升
3.项目区域:基于教师常态化研修的机制和团队建设得到落实。
(1)形成了本地培训团队。
通过项目实施,助力项目区县培养了够用、好用的工作坊坊主,形成了本地常态化工作坊研修指导团队。
(2)形成了地方资源。
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了地方课程资源,为项目区域教师常态化研修奠定了资源基础。
(3)形成了常态研修的两个机制。
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当地骨干教师建坊、用坊的培训机制、项目区域优质资源生成机制。

图4 教师常态化研修机制
四、经验与创新
(一)主要经验。
1. 坊主研修与坊员研修同步互耦。
工作坊研修项目配置1名坊主,遴选区县教研员担任,在专家指导下确定本坊研修主题、制订本坊研修方案、设计阶段研修活动、划分研修小组、分配研修任务、指导坊员研修、汇聚研修成果、撰写研修总结等。
工作坊研修项目平均配置坊员50人,遴选各区县幼儿园教师组成,由工作坊坊主根据研修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指定1名组长,在坊主引领下分阶段完成规定的研修任务。
2. 集中研修与网络研修同步互动。
坊主:集中面授、网络研修与工作坊研修实践相结合。先行开展工作坊坊主集中面授,然后采取网络研修对工作坊坊主进行跟进指导,同时工作坊坊主采取示范课、专题讲座等方式,现场观摩、指导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及线下课堂教学实践。其间会对工作坊坊主进行再次集中面授,重在分享工作坊主持经验与成果,解决主持工作坊的突出问题,优化下一步研修方案。
坊员:依据自身情况,选学课程,完成工作坊预设的主题研修活动;将网络研修、集中培训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依托研修作业,将所学用于教学实际,打磨研修成果。

图5 集中研修与网络研修同步互动
3.常规研修与主题研修同步互补。
利用工作坊,在结合日常教学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的同时,预设研修主题,让幼儿园教师通过线上自主选课和线下实践反思重点解决幼儿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推动教师学研用结合,确保研修实效。
(二)创新举措。
1.真整合,做实两条线。
创新研修形态模式,将线上网络研修(坊主60学时,坊员80学时,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和线下集中研修(坊主分三个阶段集中研修11天、坊主线下实践活动及坊员集中活动4天分2个阶段进行)真正整合起来,助力教师研修“学研用”“三位一体”。

图6 递进式线上线下混合研修
2.真造血,提升三能力。
创新骨干引领模式,充分调动研修对象的积极性,把提升工作坊坊主的研修项目管理力、研修业务指导力和研修成果汇聚力作为项目实施的核心策略。
3.真众筹,汇聚好资源。
创新成果汇聚模式,采用“全坊共同学——分组协作研——成果反复磨”的流程,务求“人人有作业、组组有作品、坊坊有优品”。

图7 作品打磨评选流程
五、思考与展望
(一)典型经验。
本案例突出实践与反思,让坊员通过实践和反思提升教学能力,让坊主通过实践和反思提升了混合研修的工作坊主持能力,形成了幼儿教师工作坊常态化研修机制。
(二)推广价值。
本案例的推广价值在于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立足于常态化研修机制的形成,从治标到治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