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项目一体化体验式培训实施
凭祥市教育局
以工作坊项目的坊员作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的坊主,实现工作坊项目、网络研修项目和送教活动之间的一体化设计与整体推进。项目完成的总体目标是:在省内外专家的引领下,在崇左市、凭祥市教研团队的指导下,通过“走进课堂做研修”的教研形式达到以点带面的常态化校本研修,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市、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工作坊坊主)。
一、主要做法
(一)协同推进抓关键,四方同心齐毕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崇左市教育局、凭祥市教育局、奥鹏教育和学校组建三类团队(项目领导团队、培训管理者团队及研修引领者团队)四方同心齐毕力,保障项目高效、高质完成。具体表现:

(二)研修骨干先前行,培训任务抓落实。
为了保证网络研修项目有序高效执行,在项目启动前期首抓项目县凭祥市的校级管理者培训会,使得凭祥市校级管理员了解教育部教师培训各类项目的设计及培训标准,明确各类参训学员遴选要求,要求各校级管理员对本校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整体规划。同时明确市县教研团队、县校两级管理员、学校教研组长及教师工作职责;指导校级管理员制定校本研修规划,做好研修方案,夯实培训基础。指导校级管理员开展以参训学员为辐射点的全校校本研修活动,做到网络研修与线下校本研修的无缝对接。
(三)送培送教做引领,体验式落地训。
崇左市、凭祥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科教研员和工作坊坊主全程参与乡村教师工作坊员线下集中培训的全过程。
培训前:奥鹏教育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统计问卷产生的各类教学问题,结合地方教研要求,精准确定培训课程。
培训中:1.第一次集中培训,专家引领确定坊内研修主题和基于坊内主题各小组研修子主题;2.研修期间,坊主指导组长带领学员进行线下校本研修活动,组内学员讨论、备课、磨课形成第二次集中培训交流课;3.第二次集中培训,组员展示本组研修成果--符合研修主题的交流课。课例再经专家和市、县学科教研员共同指导润色,生成本地化教学资源。
培训后:工作坊项目的坊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的坊主)返岗实践,开展符合本校的教研教学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动;同时在网络平台发布开展符合本坊坊员实际教学问题的研修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形式普及“走进课堂做研修”的教研方法,加强学校教师培训课程学习转化实践教学的能力,以此形成线上线下培训一体化。
二、创新举措

以工作坊项目为主体,实现工作坊项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和送教活动之间的一体化设计与整体推进,有效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详见图示)
三、实施成效
2016年“国培计划”崇左凭祥市中小学网络研修项目开设了10个坊,其中中小学乡村教师工作坊项目设置了4个工作坊,涉及初中语文、数学,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网络研修项目共计引领了464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自主发起了10次主题研修活动,分享优秀资源47份,优秀研修日记90份,生成性课例资源915份。工作坊论坛主题研讨发帖/回帖378/150条。
一体化体验式培训的实施中,通过专家、市县教研团队、工作坊坊主引领的线下校本研修解决网络研修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统计出的各类教学问题。同时工作坊项目的坊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的坊主老师)把线下校本研修中确定的研修主题,发布至网络学习平台,形成研修社区的主题研讨或者主题研修活动。在网络社区主题研讨活动带出的教学问题,经专家的平台答疑之后,坊员返岗,结合本校制定的校本研修规划,带领本校教师进行线下校本研修,结合教师培训课程学习,以此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通过一体化设计与整体推进,改变低效无主题的日常业务学习,实现线下问题线上解决,线上成效线下实践,网络研修校本化、校本研修网络化的一体化实施,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生成一批本土化的可生成性资源。
四、典型经验
在项目实施中,崇左市、凭祥市教师培训管理部门、学校和奥鹏教育都是培训的重要环节,四方协同推进,从落实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确定协同设计项目培训方案的整体思路、建立协同实施推进项目的工作机制等方面,环环相扣,构成完整的一体化体验式培训模式。

五、推广价值
一是以工作坊项目为主体的一体化设计与整体推进的网络研修,有效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市、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二是依托网络,组建区域教师专业梯级成长网,通过一体化体验式培训的模式分层开展活动和资源建设,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具体化、常态化;
三是建立四方协同项目实施的工作机制,实现省、市(区)、校、坊、组的多级联动及持续发力。